很多心中在每年綜合所得稅報稅時,難免有疑問是:「為什麼股利可以退稅?」,其實是你買進的每張股票,在配發股息之前,政府已經有抽了一筆「營利事業所得稅」,代表你這筆股息費用已經被政府「課過稅」了,因此避免「重複課稅」,實際上在個人報稅時就反而不會列入在課稅項目中。那要怎麼樣才能最大化股利折抵稅額的利益呢?
密技1:存股全年股利在94萬元以下,拿 8.5%抵稅額
在搞清楚怎麼報稅前,不少股市投資人會問,到底要投資多少錢、每年領多少股利,我就能可以抵稅、甚至退稅?正確答案是:「全年領股利在 94萬元以下者,可拿到8.5%的抵稅額」。
那麼要投資多少的本金, 1年才會拿到 94萬元股利呢?
假設你投資的台股現金標的現金殖利率在5%左右,拿94萬除5%(94萬/5%=1,880萬),就是投資台股標的本金合計要達到1,880萬元,才會拿到一年94萬元的股利,一般小資族在報稅時股利越多確實是有助於折抵綜合所得稅稅額。得要到中大戶、大戶的等級,報稅上才會需要再想如何拆分,否則應該都夠用才是。
至於如何開始台股投資?可以參考這篇:喜歡哪家券商自己挑|LINE Bank 證券交割帳戶平台|快速綁定2券商開戶、定期定額台股 ETF 累積資產
注意
任何投資都有一定風險,本文非專業投資建議,僅為個人經驗分享與流程體驗記錄,投資前務必需自行研究搜集資料後判斷決策
密技2:分開計稅(分離課稅)的使用時機
股利折抵計稅總共有2種方式:(1) 合併計稅 (2) 分開計稅,由報稅戶自行2選1,好壞處可以參考下列表格:
合併計稅減除股利可抵減稅額 | 單一稅率分開計稅 | |
計算方式 | 股利及盈餘合計之金額按8.5%計算可抵減稅額,抵減當年度之應納稅額 每一申報戶以NT$80,000為限 | 股利及盈餘合計之金額按28%分開計算應納稅額,再由納稅義務人合併報繳 |
適用對象 | 稅率 20% 以下 或股利所得 94 萬以下的人 | 總所得高,適用於股利收益超過 NT$ 100 萬,或是所得稅率適用 40%的人 |
若是股利收益已經超過100萬、適用40%以上課稅級距的高所得者,建議採用「分離課稅」。分離課稅是將股利所得分開計算,並採28%的課稅級距,因此對課稅級距達40%以上的高所得者來說,相對節稅許多。
反之,若你的所得稅課稅級距是在12%、20%等,就default採用合併計稅就可以,選分開計稅反而試算結果會繳更高,但合併計稅最高抵扣額為 NT$ 8 萬,超過此金額的部分就無法享受減稅折抵。
密技3:單身小資族股利領越多越節稅
假設是名一般單身的小資族,若將 NT$9.2萬 免稅額(每人)、NT$12.4萬標準扣除額(單身)以及 NT$20.7萬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三種都放進來,總所得在 NT$ 98.3萬以下(所得淨額是NT$ 56萬),所得(包括股利所得)適用5%課稅級距,在扣減8.5%的股利所得後,就有高達到3.5%的差額,變成是「股利領越多越節稅」,這時對小資族就相對有利許多。
最後,財政部還有公開其他節稅祕技,包含了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等,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適合的項目,不過股利無法享受儲蓄投資扣除額的減稅優惠,無法透過這項扣除額降低稅負。